6月20日上午,江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组织专家组赴新余市开展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六个一”机制建设情况调研评估。此次会议在新余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召开,聚焦锂电及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成效,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为产业升级把脉定向。
会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陈莲香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布局与人才优势。作为省级新能源产业学院,学院依托动力储能电池及材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硅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与赣锋锂业、晶科能源等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形成 “教学—科研—产业” 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新余市工信局副局长张喜重点汇报了锂电产业发展现状。作为全球最大锂盐加工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锂动力与储能电池生产基地,新余已集聚锂电上下游企业超70家,2024 年锂盐产量达 20.4 万吨(占全国 24.6%),氢氧化锂出口量占国际市场份额超五成。依托赣锋锂业等龙头企业,当地构建了从锂矿资源开发、锂盐加工到锂电池制造、回收的完整产业链,并通过 “链长 + 链主” 双链机制加速延链补链,推动储能电池、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突破。集群发展促进组织及新材料产业联盟秘书长查国君、制造业创新中心主任彭爱平、产业基金及现代产业学院等负责人分别围绕 “六个一”机制落地情况展开汇报。

省工信厅工业园区二级调研员季晓辉、省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锦文等专家组成员,在听取汇报后实地考察了新材料产业联盟办公室,并对照《江西省先进制造业集群“六个一”机制建设评估表》进行提问,指出了集群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明确了集群未来发展方向。

此次调研评估是江西省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 “赛马制” 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 “国家级集群引领、省级集群支撑、市级集群协同” 的梯次发展格局。新余作为全省锂电及新材料产业核心区,将以此次评估为契机,针对专家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持续完善 “六个一” 机制,力争在 2026年前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为江西打造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撑点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