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地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服务地方 -> 正文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五聚焦”深入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二)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21-09-06

---聚焦教师实际需求办实事 加强校企合作,助推教师成长

为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强化宗旨意识,切实践行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解教师之所困的理念,着力解决一批教师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充分实现学校“教师有尊严,学生有自信”理念,以“三个聚焦”为抓手,积极推进我为师生办实事,以为师生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为切入点,着力解决事关学院发展和师生关切的实事难事,加强师生的密切联系,凝心聚力共创学院的发展。

一、立项依据

学院现有教师62人,青年教师有占半数以上,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2人,博士1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52人,博硕士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0%;国务院津贴获得者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4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新余市高层次人才21人,学院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学院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瑞晶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爱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韩华新能源有限公司等10余家新能源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办学机制,共同开展光伏和锂电新能源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但是,学院经过前期教师座谈会调研,个别教师访谈,发现很多青年教师希望到企业挂职锻炼,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需求,同时为教师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为教师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部署推进情况

(一)召开专题会议强化部署推动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心谋划部署,梳理实事事项,明确责任人,抓好任务落实,确保实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学院前期通过召开座谈会、教师访谈广泛听取教师意见,了解其需求,制定了“我为师生办实事”具体工作事项之“加强校企合作,提供教师实践锻炼产学研合作平台”,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院每年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需求,同时为教师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为教师的发展注入新活力。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事项内容、工作举措、完成时限和责任人员。

(二)认真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为促进产学研合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学院每年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截至目前为止,我院已与市科技局就新余市十四五科技规划编制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新余光伏银龙有限公司达成了合作意向,学院共派出5位博士选派到企业调研,为地方企业提供技术、人才等需求,同时为教师和企业搭建合作桥梁,为教师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三、效果评估

该项目7月份初步完结,但需要长期坚持。截至目前为止,学院共派出5位博士选派到企业调研,为教师的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根据老师们的反馈,学院此项目应长期开展,并希望学院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锻炼平台,促进教师不断成长和进度。

四、实施效果显著,突出务实特色

吴闰生博士在对接服务江西省汇亿新能源有限公司过程中,勤奋敬业,刻苦钻研,在科研上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11项,发表国际SCI高水平论文25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主编或参编新能源类教材两部。在公司他主持或参与《18650-2000mAh磷酸铁锂电池》《高倍率放电磷酸铁锂电池》和《IFR18700-2000mAh磷酸铁锂电池》等多项项目,其中《18650-2000mAh磷酸铁锂电池》项目的开发,陆续通过小试验、中试实验及批次实验,现在已经实现产业化,目前销售收入突破4000万余元。并获得了江西省省级新产品立项并结题,以及江西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并获得行业内专家一致好评,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学院将聚焦“我为群众办实事”,提供让师生满意的服务,从学院全局着眼,从师生关切细微处着手,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和学院各项工作相结合,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