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工作 -> 团学动态 -> 正文

榜样在身边!2022-2023学年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国奖获得者风采展示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23-10-19

林德坚,男,汉族,2020级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学生。

个人荣誉

获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

获第五届“亿学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及综合能力大赛(江西赛区)一等奖

获2021年新余学院英语竞赛暨江西省“赣江杯”大学生英语竞赛校级选拔赛三等奖

获2021年新余学院英语阅读大赛三等奖

获2021年新余学院英语写作大赛优胜奖

获新余学院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

获新余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类三等奖

获新余学院第十八届挑战杯科学发明制作类三等奖

以第一作者在北大核心期刊《电源技术》杂志发表《锌-空电池防水透气扩散层结构优化研究》论文

申请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有机碳复合催化剂及其合成方法》

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他认真刻苦,勤奋好学,专业基础扎实,2022-2023学年综测成绩专业排名第一,在大一下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大二上学期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科研方面,他积极参与老师科研项目,在金虹老师指导下发表核心论文一篇,并申请发明专利一项。学科竞赛方面,获第五届“亿学&新东方乐词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词汇及综合能力大赛省级一等奖、“第十六届新余学院节能减排”大赛一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自然科学论文”类三等奖。

大学三年,他待过最多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和实验室,由于部分专业课难度较大,上完课他就会泡到图书馆里复习当天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并向老师请教。

从大二开始他进入了实验室,期间培养了他对科研的兴趣与热爱。刚进入实验室,他对许多实验仪器与实验原理的理解都不够透彻,随着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和实验经验的不断积累,他一点点掌握实验流程和原理,逐并能够独立开展实验。在金虹老师耐心指导下,发表北大核心论文一篇。

他在不断试错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并勇敢地尝试、探索和思考,这让他具备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拥有了不畏艰险、不惧失败的勇气,为将来从事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习经验

(1)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刚开始进入实验室时,他还是一个科研小白,但是经过不断地阅读大量文献,使得他对电化学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培养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独立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我们都难免会遇到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学会从多角度、全面地分析问题,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反思和修正。通过批判性思维,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提高独立思考能力。

(3)注重实践和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验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锻炼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罗明阳,男,汉族,20级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

个人荣誉

获2022-2023学年国家奖学金

获2020-2021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获2021年新余学院中科杯党史知识竞赛二等奖

获第七届新余学院大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

获2021-2022学年校二等奖学金

获第十二届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二等奖

获第十八届新余学院挑战杯科技发明类一等奖

获第八届新余学院大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

获第十八届新余学院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三等奖

获第十六届新余学院大学生节能减排二等奖

个人事迹

在校期间,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入学初就有明确的学习目标,2022-2023学年学业成绩排名专业第一,曾获2020-2021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21-2022学年校二等奖学金。2021年6月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获2021年新余学院中科杯党史知识竞赛二等奖。此外,他还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获第七届新余学院大学生物理竞赛知识类二等奖、第十八届新余学院挑战杯科技发明类一等奖、第十八届新余学院挑战杯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三等奖、第十六届新余学院大学生节能减排二等奖、第十二届江西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二等奖,通过竞赛,培养了他自我思考、创新思维的能力。

科研方面,大二学年他加入了江西省太阳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在黄平老师的悉心指导,参与并发表SCI论文一篇。

在社会实践方面,他深知实践是大学生学习的另外一种方式,有助于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期间,他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迎新,志愿打扫实验室,雷锋月等。并多次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累计服务时长80余小时,这些活动在锻炼了他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的组织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