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现有教师6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7人,博士25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比90%,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1人,江西省“双千人才”2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2人,江西省高层次高技能人才3人,江西省学术学科带头人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江西省金牌青年教师1人,新余市高层次人才25人,形成了一支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科研能力强、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学院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9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申请国家专利200余项,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24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30余篇。承担新能源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特区、模式实验区、教学改革、一流课程等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5项,其中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省级四星级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创新教学团队和新能源材料与工程专业群建设教学团队入选为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近三年来,共有260余人考取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一志愿上线率达60%,其中一批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学院成立了电子显微镜合作实验室,获批了财政部资助的2MW国家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拥有江西省太阳能电池新材料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江西省高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和新余市能源光电子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等8个科研平台。
学院与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江西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等20余家新能源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建立联合办学机制,获批省级新能源产业学院,共同开展光伏和锂电新能源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省级四星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简介:培养具备光伏光热应用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工程管理能力,能在能源、电力、动力等行业从事节能减排、设计制造、技术开发、运行控制、教学、管理和营销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工程材料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计算机程序设计、工程热力学、传热学、光伏发电技术等。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简介:培养具备光伏材料或锂电器件的制备、分析、检测能力和一定的新能源器件设计创新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工程实际问题,能在太阳能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程应用、运营管理、咨询监管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材料与器件测试分析技术、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太阳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电池材料和工艺技术、物理化学、材料化学与工程、理论物理导论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专业简介:培养具备光伏材料或锂电材料的制备、检测、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等能力,能在材料、新能源、冶金和化工等相关领域从事技术开发、工艺改进、生产管理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材料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热力学、材料物理学、材料测试分析技术、材料制备技术、冶金原理、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
学院荣获国家发明创业成果奖一等奖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奖二等奖1项、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新余市五四青年集体奖等奖项和荣誉。获批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校级应用型课程、一流课程、课程思政20余门。自编教材19部、专著2部,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承担省级以上科研项目90余项、省级教改项目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240余篇,申请国家专利200余项。现有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2个,省级金牌青年教师1名,校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校天工金牌教师提名人选1人。
学院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扎根新能源高地,构建‘四航八柱’富有新能源学科专业特色的“一院一品”党建品牌,催化铸魂育人新动力。近年来,学院党委先后荣获新余市党建示范点、新余学院优秀党组织、新余学院先进党支部、新余学院“样板支部”等称号。学院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工作中连续获得“好”等次。“工博士”服务团党支部工作做法先后在江西省科协系统进行经验推广,并得到省市领导肯定性批示,中央广播电台、学习强国、光明日报、江西日报等媒体专题宣传报道。学院多名教师党员荣获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赣鄱先锋、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江西省“远航工程”人选、新余市优秀共产党员示范岗等荣誉称号。
学院通过开展“校园周末文化广场”“科技文化艺术节之环保创意大赛”“红色走读”“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和产品供给力度。近三年来,学院获得省、市、校级表彰200余项,培养了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新余市优秀共青团员团干、“社区青春行”优秀个人、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等一批优秀学生;获评新余市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优秀团组织、五四红旗团委、“新余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江西省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服务力TOP10榜,“小太阳”志愿服务队获评新余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江西协作者“优秀社团”、校优秀志愿服务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二等奖3项、三等奖9项,连续三年获校级挑战杯“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学院致力于推动地方发展,以“融合地方产业优势,助力新余市发展全局”为办学宗旨。学院与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携手,通过“联合办学、联合育人、联合就业、联合发展”的策略,共同培养人才,构建了专业共建、课程共享、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六位一体”新工科产教融合模式。长期以来,学院加强与外部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同打造实训基地。在校园内,建立了2兆瓦的光伏电站、光伏陈列室、光伏产业体验中心,以及新能源应用产品研发工作室等。其中1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入选教育部优秀案例,并获批协同育人项目5项。学院是全国新能源产业共同体副理事长单位,是省级光伏产业联盟、新能源产业产教融合联盟以及锂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市级新能源产业发展联盟的主要成员。
此外,学院“工博士服务团”的成员深入企业,担任技术副总或顾问,与企业共同进行科研、成果推广和技术培训。签订了20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其中两项成果被认定为国内领先水平。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就和做法,受到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江西日报等权威媒体的广泛报道和赞誉。
近两年,学院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学科竞赛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获批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9项,其中国家级5项;荣获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得三等奖5项;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华中赛区二等奖1项;“九斗杯”全国大学生物理知识竞赛二等奖4项,三等奖38项;全国“TRIZ”杯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获得三等奖2项;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获得省级铜奖2项,国家级铜奖1项;挑战杯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省大学生物理创新竞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获得省级优秀奖1项、市级一等奖1项;中国制冷空调行业大学生科技竞赛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三等奖1项,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毕业生可在新能源领域相关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工程设计、制造、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从事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
近年来,依托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面向新能源领域,结合国家新工科发展理念,向国内光伏、锂电企业及关联产业输送了3千余名人才,新能源领域的专业人才社会需求旺盛,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高,如隆基、晶科能源、阿特斯、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赣锋锂业等国内著名光伏、锂电企业,企业往往提前半年或一年就与毕业生签定就业协议,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一大批毕业生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技术骨干,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一直以来,学院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鼓励学生进实验室、加入课题组和科研项目,从本科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科研意识、科研基础,为将来学生继续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三年来,共有260余人考取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研究生,一志愿上线率达60%,其中一批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所属
类型
| 姓名
| 职务
| 办公电话
| 手机号/短号
| 电子邮箱
|
负责人
| 王发辉
| 院长
|
| 13979086372
| 112298614@qq.com
|
联系人
| 何艳敏
| 学生科负责人
|
| 19907901734
| xnyxyxsk@163.com
|
院系名称
| 姓名
| 职务
(职称)
| 办公电话
| 手机
| 相关专业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 王发辉
| 院长
|
| 1397908637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欧阳昆
| 副院长
|
| 13879089152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
|
黄建华
| 副院长
|
| 18607908586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罗胤祺
| 教研室主任
|
| 13424027873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罗鹏
| 教研室主任
|
| 13672430394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刘铭
| 教研室主任
|
| 13667903667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学院网址
| http://xnyxy.xyc.edu.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