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团队简介
一、概况
[12]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2009-2011)
[13]新余市自然科学基金:太阳电池硅片表面改性技术研究(2008-2010)
[14]校级重点课题: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制绒技术及数值模拟研究(2008-2010)
[15]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2011年5月获批准)
2、获得荣誉
[1]罗玉峰同志于2000年12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 材料加工设备概论,于2010年12月获第四届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光伏科学概论,于2010年12月获第四届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4]太阳电池硅材料生产技术,于2010年12月获第四届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5]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于2010年12月获第四届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6]太阳能光伏专业词汇手册,于2010年12月获第四届全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
3、代表性论文
[1] Effects of SiC Particle and Holding Time on Semi-Solid Microstructure of SiCP/AZ61 Composite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152-153): 2011,628-633
[2] Study of Polysilicon Texture with Acidic Corroding.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4-210): 2011,189-192
[3]Application of ANN in Preparing Technology of Magnesium.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216: 244-249
[4]A Constitutive Model for Thixotropic Plastic Forming of Composites.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ols. 2011,154-155
[5]Investigation of catalytic activity of glassy carbon with controlled crystallinity for counter electrode in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Solar energy, 2011, 85(11):2826-2832.
[6] Use Triton X100 as additive for mesoporous carbon counter electrode to improve the photoelectric properties of 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 The Workshop on civil engineering and energy engineering 2011, MACE 2011, Inner Mongolia, 2011:2809-2812.
[7] 多晶硅表面酸腐蚀制备绒面研究,光子学报, 2011,2:222-226
[8] 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绒面制备工艺优化,电源技术, 2011,10: 246-248
[9] SiCP/AZ61复合材料半固态触变成形的数值模拟,电源技术,2010,34(3):307-309
[10] 多晶硅太阳电池酸腐蚀绒面技术研究进展,电源技术,2010,34(3):307-309
[11]SiC 颗粒对SiCP/AZ61复合材料触变压缩行为的影响,锻压技术,2010, 35 (1): 133-137
[12] 数值模拟技术在铝合金压铸件成形过程中的应用,铸造技术2010,31(2):225-228
[13] 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织构工艺优化,材料导报,2011,25(3): 143-145
硅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团队成立于2009年,团队在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玉峰的带领导下,聚集了多名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型和技术型人才,有良好的科研究条件,下设多晶硅铸造实验室,太阳电池仿真实验室,材料分析测试实验室。团队以太阳电池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为总体研究方向,在冶金法制备太阳能级多晶硅过程的湿法提纯研究、真空熔炼提纯冶金级硅工艺研究和太阳能级多晶硅晶体定向生长技术研究等方面开展深入的研究工作。经过几年的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二、团队主要成员

罗玉峰 张发云
罗玉峰,男,1960年4月出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指导了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0余名,承担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专科生课程10余门。主持了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场耦合下冶金法制备的多晶硅定向生长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2009年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项目“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技术研究”、“新型选择性电极(SE)光伏电池制备技术研究”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酸腐蚀技术及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以及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系统研究”等10余项科研课题。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共60余篇,获发明专利2项,2次获国家教委和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张发云,男,1967年9月生,工学博士,中共党员,副教授,2010年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目前主持了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多晶硅太阳电池酸腐蚀技术及计算机模拟”、省级教改课题“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和新余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晶硅太阳电池表面改性的研究”;作为第二完成人及课题组核心骨干成员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650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765005),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了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场耦合下冶金法制备的多晶硅定向生长研究”;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2009年获得江西省教育厅颁发的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共40余篇,其中SCI、EI等收录15余篇次。
三、部分研究成果
1、科研项目
[1]多场耦合下冶金法制备的多晶硅定向生长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2015,47.0万元)
[2]江西省重大专项项目: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技术研究(2010-2011,70.0万元)
[3]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新型选择性电极(SE)光伏电池制备技术研究(2010.01-2011.12,600万元,与江西升阳光电有限公司合作项目)
[4]江西省教育厅2009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系统研究(2009-2011)
[5]江西省教育厅2010年度科技计划项目:激光钻孔型EWT硅太阳电池研究(2010-2011)
[6]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多晶硅太阳电池酸腐蚀技术及计算机模拟(2009-2011)
[7]国家教育规划项目: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以我校全国首个——光伏专业建设为切入点。(在研)
[8]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扩招形势下的高校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监控研究(2005-2006)
[9]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关于地方性地方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模型的探索(已结题)
[10] 江西省教育厅教改课题: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在研)
[11]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实施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2009-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