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新闻 -> 正文

锂基材料研究团队

点击数: 发布日期:2012-05-29

锂基材料研究团队简介

一、概况

锂基材料研究团队成立于2010年,在负责人刘坚博士的带领下,由多名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科研人员参与,建立了开展锂基材料必备的实验室和实验条件。实验室分为锂基材料合成制备实验室和锂基材料性能测试实验室两个,共120m2。团队目前以锂基材料现代高科技产品应用为主要研发目标,这些产品应用于(1)现代复杂的有机合成,使用锂基试剂,在超低温条件下合成一系列芳环C-C偶联产物,替代使用常规的有机试剂、在一般的有机合成条件下难以得到的有机物;(2)应用于高性能电致蓝光器件的制作,设计合成一系列高性能有机锂配合物电致蓝光材性,为第三代OLED平面显示器提供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蓝色纯度高的材料;(3)应用于锂电储能材料,制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锰酸锂正极材料、镍钴锂三元正极材料、高性能的锂电电解质等。

二、团队人员

目前固定的研究人员有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刘坚为团队负责人。

       

我的相片

江民华1寸照

学信网照片

         刘坚         江民华         周小英            欧惠             廖上铁

 

刘坚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65年9月  职称: 副教授  学历:研究生

学位: 博士   毕业学校: 中山大学   联系电话: 0790-6666122

电子邮箱:liujian_18@126.com    所在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A)有机铱、铂、锂、铝及铕配合物合成及其OLED器件。(B)锂离子电池1、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及性能;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C)高分子催化合成、催化剂制备及应用

教育背景

1992年6月江西师大化学学院化学系本科毕业;2005年6月湘潭大学化学学院获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6月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为本、专科学生主讲《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半导体器件物理与工艺》和《材料物理性能》等

科研情况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8篇为SCI收录。申请三个发明专利,其中两个已授权。单独获得湘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氨基酸席夫碱辅助配体调控蓝光铱配合物发光蓝移的研究(批准号:21562042),在研。主持江西省教育厅项目:动力锂电高性能电解液的制备及其导电性能的研究(批准号:GJJ12653),在研。主持南昌大学校基金: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磷光器件性能的研究(批准号:Z03368),结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机电磷光材料的合成及电磷光器件的研究(批准号:20272014),排名第四,结题。参加国家“863”项目:无氟全芳耐高温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材料的研制(批准号:2007AA03Z217),结题。广州市科技项目:广州市纳米能源与环境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建设(批准号:2005U13D2031),结题。

发表论文

[1]    Liu Jian, Zhu Mei-Xiang, Jiang Chang-Yun, et al.  Green-Yellow Electrophosphorescence from di[2,5-diphenyl-1,3,4-oxadiazole C2’, N3]Platinum Doped PVK Devices. Chin. Phys. Lett, 2005, 22: 723-726. (SCI 收录)

[2]    Liu Jian, Yang Chang-Jian, Cao Qian-Yong, et al. Synthesis, crystallography, phosphorescence of platinum complexes coordinated with 2-phenylpyridine and a series of β-diketones. Inorg. Chim. Acta, 2009, 362: 575-579. (SCI 收录)

[3]    Liu Jian, Bian Shu-Guang, Xiao Min, et al. Highly active SO42-/xTiO2-ZrO2 catalysts for the esterification between terephthalic acid and 1,3-propanediol. Catal. Lett. 2009, 131: 305-311. (SCI 收录)

[4]    Liu Jian, Bian Shu-Guang, Min Xiao, et al. Synthesi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atalyzed by MoO3 Supported Al2O3-TiO2 Catalysts. J. Appl. Polym. Sci. 2010, 115: 3401-3408. (SCI 收录)

[5]    Liu Jian, Bian Shu-Guang, Xiao Min, et al. Thermal degradation and isothermal crystalline        behavior of poly (trimethylene terephthalate). Chinese Chem. Lett., 2009, 20: 487-491(SCI 收录)

[6]    Liu Jian,Wei Chun. An Iridium Complex Containing Carrier Transport Moieties: Synthesis and Deep Yellow Electrophosphorescence Devices. Chin. J. Inorg. Chem., 2012, 28: 398-404 (SCI 收录)

[7]    Liu Jian, Chen Hong-bin, Liu Sheng-Gui. A novel iridium complex containing carbazol-2-yl-β-diketone derivative: low-energy excitation and red electrophosphorescence devices. (Aceepted by Chem. Res. Chinese U., SCI 收录)

[8]    刘坚,刘煜,罗翠萍等。含三芳胺基的单环金属铂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物理与电化学性质。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6,27:1873-1876。(SCI 收录)

[9]    刘坚,易春,杨长剑等。星状爆炸物中间体N,N-二苯基-4-碘代苯胺的合成及表征。化学试剂,2006,28:329-330。(中文核心期刊)

发明专利

[1] 朱卫国,刘坚等。一种含三芳胺功能基的环金属配合物电致磷光材料。发明专利,已授权,授权公告号:CN 1322094C,2006年6月。

[2] 孟跃中,刘坚等。一种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已授权,授权公告号:CN 101186692.B,2011年,8月。

[3] 王拴紧,孟跃中,刘坚等 一种钛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发明专利,在审核中,专利号:CN 100773857 A,2010年,1月。

获奖情况

荣获湘潭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项目名称:新型有机电致磷光材料及其在聚合物器件中的发光性能研究。证书号:2007G08-2-4。项目申请人独立完成。

江民华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81年10月  职称:讲师  

学位: 硕士    毕业学校: 江西师大   联系电话:0790-6666122

电子邮箱:6431650@163.com   所在学科:应用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有机硒、锆合物合成及其在立体化学中的应用研究;硅太阳电池材料研究。

教育背景

2004年6月江西师大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6月江西师大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为本、专科学生主讲《化工原理》、《环境保护概论》等课程。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1、主持校级重点课题一项。

2、参与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以我校全国首个——光伏专业建设为切入点》2008年。

3、参与江西省教改课题:《基于学生"关键能力"发展的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改革》2008年。第三参与。

4、参与江西省人文社科课题:《工学结合模式下光伏人才培养“双导师制”的设计研究》2009年,第二参与。

5、参与招标课题《江西省实施十万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2009年。

6、参与省级课题《多晶硅太阳电池酸腐蚀技术及计算机模拟研究》2009年。

7、参与省级课题《新形势下高校公寓党支部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11年。

发表论文

[1]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E)-1-arylseleno-substituted 1,5-dien-3-ynes. Rongli Zhang, Minhua Jiang and Mingzhong Cai.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FEBRUARY, 101–103,2008

[2]Facil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1-Arylseleno-Substituted 1,3-Enyn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Synthesis of (E)-Enediynes. Xiaoniu Fang, Minhua Jiang, Ronghua Hu, and Mingzhong Cai.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38: 4170—4181, 2008

[3]A facile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E) -1-aryseleno-2-arylsulfanylethenes via hynrozirconation of arylselenoethynes. Mingzhong Cai,MinHua Jiang and HaiGen Li Journal of Chemical Research. NOVEMBER,702-704,2006

[4]工学结合“双导师制”人才培养——以新余学院光伏专业为例。陈裕先,江民华.新余高专学报.Vol.15,NO.6,Dec.2010

获奖情况

新余学院先进教育工作者,2011年9月。

周小英    性别:  女   职称: 讲师  

学位: 硕士    毕业学校: 南昌大学   联系电话: 0790-6666122

电子邮箱:zxy781212@sina.com    所在学科:有机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A)杂环有机化合物及配合物的合成。(B)锂离子电池1、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及性能;2、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C)太阳能电池关键辅助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教育背景

2000年6月毕业于新余学院,主修化学教育专业;2006年6月南昌大学化学系获有机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为本、专科学生主讲《大学化学》和《材料化学》等。 

科研情况

发表学术论文10篇,其中2篇为SCI收录,6篇为国家核心期刊收录。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主持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光伏类专业《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XJG-11-22-16。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黄酮羧酸类化合物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662007,批准文号:B0204)。

发表论文

[1] 温辉梁,周小英章金兵,保险粉法合成紫外线吸收剂UV-326. 塑料工业,2005, 33(6):13-15.

[2] 温辉梁,周小英,胡晓波等,2-硝基-4-氯-2′-羟基-3′-特丁基-5′-甲基偶氮苯的固相合成. 应用化学, 2006,23(5):579-580.

[3] 温辉梁,周小英,刘崇波等,相转移催化合成紫外线吸收剂UV-326. 化学试剂,2006,28(7):388-390,438. 

[4]Chong-Bo,Liu,Yun-Hua,Chen,Xiao-Ying ,Zhou,etc.3-Hydroxy-4-oxo-2-phenyl-4H-chromene-6-carboxylic acid dimethylformamide solv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2007, E63:o90-o91.

[5] Hui-Liang Wen, Yun-Hua Chen, Hu-Wei Hu, Xiao-Ying Zhou and Chong-BoLiu.Methyl-3-[3-tert-butyl-5-(6-chloro-1-oxybenzotriazol-2-yl)-4-hydroxyphenyl]propionate,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2006, E62: o4702-o4703.

[6] 章金兵,许民,周小英. 固相法合成纳米氧化锌[J].无机盐工业,2005,7.

[7] 章金兵,许民,周小英. 固相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5,6.

[8] 章金兵, 许民,周小英.抗紫外纳米ZnO/TiO2粉体的氧化铝表面改性[J].精细化工,2006, 4.

[9] 周小英, 廖卫兵,宋雪梅等. 关于光伏专业大学化学双语教学的探讨[J]. 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

[10] 周小英. 太阳能级硅片化学清洗技术进展[J]. 新余学院学报,2011,16(6):92-94。

廖上铁   性别: 男  出生年月:1974年6月 职称: 讲师  

学位: 硕士    毕业学校: 石油大学   联系电话: 0790-6666122

电子邮箱:liaoshangtie12@163.com    所在学科:应用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应用化学

教育背景

1995年7月华东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7月石油大学获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

教学情况

为专科学生主讲《大学化学》、《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等课程。

科研情况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篇,为核心论文。

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参与江西青年基金:有机磷水解酶的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研究(GJJ09625),排名第三,结题。

发表论文

[10]廖上铁黎小军。有机磷水解酶及其细胞表面展示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2165-2167。(中文核心期刊)

获奖情况

荣获江西省高等科学科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项目名称:有机磷水解酶的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展示研究。证书号:J1103116。排名第三。

欧惠    性别:  女出生年月:1984年12月   职称: 助教  

学位: 硕士    毕业学校: 中南大学   联系电话: 0790-6666122

电子邮箱:oh1016@163.com    所在学科:冶金物理化学

主要研究方向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教育背景

2007年6月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工程本科毕业;2011年5月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冶金物理化学硕士毕业。

教学情况

主讲《太阳电池材料》、《室内空气污染控制》

发表论文

[11]&, lt;, SPAN style="FONT-SIZE: 14pt; FONT-FAMILY: 宋体; mso-ansi-language: FR">欧惠,张贵清,关文娟,肖连生,混合萃取剂双氧水络合萃取分离钨钼的初步研究.中国钨业,2011,26(3):34-36.

[12]LI Xiang-qun, GUO Hua-jun, LI Li-ming, LI Xin-hai, WANG Zhi-xing, OU Hui, XIANG Kai-xiong, Effects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n the properties of Li2SiO3 for the precursor of Li2FeSiO4, Trans. Nonferrous Met. Soc. China 21(2011) 529-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