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与化学科学研究以及科研平台
材料物理与化学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主要分为两个方向:太阳电池多晶硅材料制备技术和新型薄膜太阳关键材料与器件。
近年来,学科组成员承担了《多场耦合下冶金法制备的多晶硅定向生长研究》、《聚诱合相分离法原位生长可控碳结构催化层及其DSC光电性能优化理论》、《基于仿生铜酶的有机/无机复合膜电极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基于p-NiO/CH3NH3PbI3/n-ZnO简易三明治结构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界面调控与性能优化》和《氨基酸席夫碱辅助配体调控蓝光铱配合物发光蓝移的研究》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透明导电膜技术研究》等4项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外加磁场下冶金法多晶硅定向凝固技术》等5项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落地计划项目,同时还承担了《外磁场下冶金法多晶硅的杂质分凝行为和生长机制研究》等34余项各级各类省级项目,研究资助经费达约650余万元。并完成了1项国家教育规划课题——《高科技太阳能光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建研究”》,《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系统研究》等省级课题20余项。
科研平台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突破,获批了江西省光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项目,江西省高等学校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新余市太阳能工程技术中心,新余市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光伏协同创新团队。另外,成立了新能源研究所、新余学院太阳电池硅材料协同创新中心和新余学院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及其衍生产品协同创新中心。